英镑哪个月涨?看天吃饭还是看事说话?

金融市场 (1) 6小时前

英镑哪个月涨?看天吃饭还是看事说话?_https://m.jnbaishite.cn_金融市场_第1张

“英镑哪个月涨?” 这个问题,估计不少在做外汇、跨境支付,或者跟国际贸易打交道的朋友都问过自己,甚至常挂在嘴边。老实说,真要给个“准确”的月份,那多半是在忽悠人。 咱们做这行的,都知道汇率这东西,跟天气预报似的,精确到天,那叫神仙,精确到月…… 算了吧。不过,这不代表我们就得凭感觉瞎猜,很多时候,确实是“看事说话”,虽然这“事”往往盘根错节,不好辨认。

历史数据里的蛛丝马迹

我刚入行那会儿,也想着从历史数据里挖出点规律来。翻了翻过去几年的英镑兑人民币、英镑兑美元的月度走势图,你会发现,确实有那么几个时间段,英镑相对强势一些。比如,通常在春季,可能三四月份,英镑会有那么一波不错的反弹,这倒不是说英国经济特别争气,更多时候是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扰动,比如欧洲央行的政策调整,或者美国那边加息预期减弱,这些都会让美元相对走弱,英镑就有机会跟着沾光。

但是,你也别太指望这种“季节性”规律。我记得有一年,大家都觉得二季度英镑会因为某个预期上涨,结果呢?硬生生被一个突发事件给摁住了,欧洲某个国家的政治动荡,一下就让避险情绪升温,英镑跟着跟着就“感冒”了,哪还有上涨的份儿。所以,历史数据是个参考,告诉你“可能”会出现什么情况,但绝不是“一定会”发生什么。

而且,不同年份的情况也大相径庭。你不能简单地说“每年四月英镑都涨”。有时候,四月英镑也可能因为英国国内的经济数据不佳,或者脱欧谈判又出什么幺蛾子,而一路下跌。我们做的事情,与其说是“预测”,不如说是“评估风险”和“寻找大概率事件”。

经济基本面:永恒的驱动力

说到底,支撑一个货币强弱的,还是那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。英国经济的状况,尤其是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对比,是影响英镑哪个月涨最根本的因素。

想想看,如果英国央行(Bank of England)在这个月宣布加息,而且加息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,那通常会推升英镑。这是因为高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,以寻求更高的回报,这会增加对英镑的需求。不过,这里面也有讲究,如果加息的背后是通胀过高,而经济增长乏力,那也未必是个好信号,市场会担心滞胀,反而可能对英镑不利。

再比如,英国的就业数据、GDP增长率、通货膨胀率(CPI)、零售销售数据等等,这些都是我们密切关注的。如果这些数据普遍向好,说明英国经济在复苏,企业盈利能力增强,自然会吸引投资,推高英镑。反之,如果数据疲软,或者出现意外的负面消息,比如制造业PMI(采购经理人指数)下滑,那英镑很可能就要承压了。

我记得有一次,英国公布了一份非常糟糕的消费者信心指数,那份报告出来后,英镑直接就跌了好几个点。那时候,我们内部的讨论就是,这个数字比预期的差太多了,而且反映出老百姓对未来经济的担忧加剧,这种情绪蔓延开来,对消费和投资都会有负面影响,英镑自然是压力重重。

政策和政治风险:搅局者

除了经济基本面,政策和政治因素对英镑的影响,有时候更是立竿见影,而且是“搅局者”的角色。

脱欧(Brexit)的影响,我们都经历过,那种不确定性,简直能让英镑像坐过山车一样。每一次关于脱欧协议、关于贸易关系的谈判进展,都会牵动英镑的神经。有时候,谈判看起来有进展,市场会乐观,英镑就涨;有时候,谈判又卡壳了,或者出现新的分歧,英镑就跌。那几年,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重点,甚至不是经济数据,而是政治新闻。

还有英国政府的财政政策。如果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,比如减税或者增加公共支出,这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,理论上对英镑有利。但如果这个计划导致政府赤字大幅增加,或者引发市场对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,那也可能适得其反,导致英镑贬值。

我记得有个案例,当时英国财政大臣为了应对某个经济挑战,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激进的减税措施。消息一出来,市场就炸了。一部分人认为这会刺激经济,另一部分人则担心财政状况恶化,结果英镑先是小幅上涨,但随后就因为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疑虑,大幅下跌。这种“预期差”和“情绪波动”,是我们必须学会去捕捉和应对的。

国际大环境:联动效应

英镑不是孤立存在的,它在全球的金融市场和经济格局中扮演着一个角色。所以,国际大环境的变动,也会深刻影响英镑的走向。

比如,全球经济增长放缓,或者某个主要经济体(比如美国、欧元区)出现衰退迹象,这通常会引发全球资本的避险情绪。在避险情绪高涨时,投资者往往会抛售风险资产,比如新兴市场货币,然后转向相对安全的资产,像美元、黄金,有时候也会包括日元、瑞士法郎。英镑,因为其相对较高的风险敞口(相对于美元、日元等),往往会在这种环境下受到冲击,表现为贬值。

反过来,如果全球经济进入扩张周期,风险偏好回升,那么英镑这种“风险货币”就有机会表现得更好。同时,也要关注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联动。比如,如果美联储(Federal Reserve)开始收紧货币政策,提高利率,那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向美元,其他货币,包括英镑,就可能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。

在我看来,理解英镑哪个月涨,不如理解英镑在不同宏观情境下的“反应模式”。当全球市场因为某个不确定性事件而恐慌时,英镑通常是受害者;当全球经济一体向好,流动性充裕时,英镑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。但这其中的“度”和“时点”,才是最考验人功力的。

实操中的“摸着石头过河”

所以,回到“英镑哪个月涨”这个问题,我的经验是,与其去找某个固定的月份,不如关注那些能够引起英镑波动的“关键时点”和“关键事件”。

比如,每个月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议(MPC meeting)都会发布利率决议和会议纪要,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。如果会议结果有超预期的变化,比如意外加息或暗示未来可能加息,那对英镑的影响就会很大。另外,英国的年度财政预算报告,也会包含很多重要的经济政策和财政预测,这同样是影响英镑走势的重要因素。

我常用的一个方法是,我们会跟踪分析几类核心经济数据,然后将其置于当前的国际宏观背景下进行解读。比如,最近我们关注的,不仅是英国自己的通胀数据,还要看全球的能源价格走势,以及美国通胀的拐点是否出现。因为全球性的通胀压力,或者对通胀的预期,会影响到所有主要央行的决策,进而传导到英镑。

有时候,我们甚至会为特定月份提前制定不同的应对预案。例如,如果某个月份恰好是欧洲几个重要国家的大选,或者英国有重大的议会投票,我们就会提前做好准备,知道这段时间英镑的波动性可能会加大,并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头寸。这是一种“预判风险、灵活应对”的策略,而不是去赌“哪个月份涨”。

毕竟,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,不是预测一个精确的上涨月份,而是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汇市场中,为公司争取最优的汇兑成本,或者抓住潜在的交易机会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懂经济,也要懂政治,还要懂市场情绪,更重要的是,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框架和风险管理体系。

下一篇

已是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