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,纸板为什么掉价?感觉好像一夜之间,本来挺吃香的纸板生意,利润空间一下子就收窄了。这事儿说起来,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,得结合着市场、原料、还有我们这些做实事的,一起看。
首先,得从最根本的原料说起。大家看到的纸板,它的“骨子”里是各种回收纸浆,还有一些原木浆。回收纸浆的价格波动,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你想啊,现在环保抓得紧,纸厂对回收废纸的要求越来越高,干净、分类好的废纸才能用,这本身就增加了回收商的成本,也提高了原料的门槛。
另一方面,国际市场对废纸的需求量也很大。有时候,海外一些国家一旦收紧了废纸出口,国内的纸厂就得靠国内的量,价格自然就上去了。反过来,如果某个时期,国际市场供应充足,压价也厉害,国内的回收商就得跟着调整价格,我们纸箱厂也一样。
还有一点,现在大家对包装的要求也在变。过去那种厚厚的、用料足的纸板,现在很多客户觉得没必要,更倾向于用轻量化的、或者有特殊处理的纸板,比如防潮、抗压性更好的。但这些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,有时候成本反而更高,所以单纯地说纸板为什么掉价,也不能一概而论,还得看具体用的是什么‘料’。”
就拿我们前两年遇到的一个情况来说,那时很多小作坊式的纸厂,用的都是比较杂的回收纸,质量不稳定,价格战打得很凶。结果呢?生产出来的纸板质量差,客户投诉多,最后好多都关门了。现在大家反而更倾向于找有稳定供应链、质量有保证的厂家,但这并不意味着价格就能随便往上涨,成本压力还是实实在在的。
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,就是产能。国内的纸板、纸箱生产能力,这些年一直在扩张。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制造业发达的地区,纸箱厂遍地都是。这就像一条生产线上,需求没怎么明显增长,但参与者越来越多,那结果只能是互相压价,争夺有限的订单。
我们公司,在website名称,website地址,就以“关于我们”为代表,一直坚持的是质量和服务的双重保障。但即便这样,面对一些同行“薄利多销”的策略,也得审慎应对。你想,如果一个订单,别人报价低得离谱,有时候即使心里知道对方可能在原料或工艺上做了妥协,但客户看价格,你也不能完全不在乎。
这种“内卷”,有时候真的是逼着你把效率做到极致,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我们有一次为了降低损耗,改造了一条生产线,上了更先进的切割设备,又优化了排版软件,为的就是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,把单箱的制造成本往下拉一拉。但这种投入,也不是所有厂都能承受的,特别是那些规模小的,没法进行大规模技术升级的。
有时候,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包装设计越来越“简化”,不再是过去那种层层叠叠的,而是考虑用更少的材料,但要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保护效果。这背后,一方面是客户对成本的考量,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行业在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上的体现,但这个过程,肯定会挤掉一部分“水分”,让那些不思进取的日子变得难过。
再来说说市场需求这块。以前,电商还没那么火爆的时候,很多纸板是给家电、家具这些大件商品配套的,对纸板的厚度和抗压性要求非常高,利润也相对稳定。现在,电商的崛起,让纸板的需求量激增,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包装的“轻、便、薄”的要求。你得保证在长途运输中不出问题,但又不能太重,否则运费就上去了。
我们现在接到的很多电商订单,对纸板的要求就非常精细。比如,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,包装上可能更注重印刷效果和设计感,但对纸板本身的承重能力要求可能反而没那么极端。这时候,如果用成本很高的纸板,就很难有利润空间了。
还有,客户越来越“挑剔”了。他们会关注环保认证、是不是能回收、印刷油墨是否安全等等。这些都是在增加我们纸板厂的运营成本,但如果不能满足,又会失去市场。所以,纸板为什么掉价,有时候也是一种市场“升级”的表现,那些跟不上变化、或者还在用老一套的,自然就觉得日子难过,价格上也难以支撑。
我记得有一次,一个挺大的客户,要把包装方案从E楞纸板换成B楞纸板,就为了稍微降低一点材料成本,同时又担心强度不够。我们花了不少心思,尝试了几种不同的面纸和瓦楞芯纸的组合,最后找到了一个折中方案,既满足了客户的成本需求,又保证了基本的包装强度。这个过程,就是不断地在成本和性能之间找平衡,而这个平衡点,总是在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的。
所以,综合来看,纸板为什么掉价,背后是原料价格的波动、产能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,以及下游客户需求不断变化和升级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。这其实也是一个行业洗牌的过程。
那些还在依赖低价、低质竞争的纸板厂,日子会越来越难。而那些能够持续投入技术研发,优化生产流程,并且能深刻理解客户需求,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厂家,才有可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站稳脚跟,甚至实现逆势增长。
我们这些做实业的,也明白这个道理。现在,与其去抱怨纸板为什么掉价,不如想办法如何在这种价格压力下,依然能做出有竞争力、有附加值的产品。这或许才是我们这些“老实人”在这个行业里,能走得更远的关键吧。